分类: 招生简章

Pajama Day 宝贝们的童年美梦

老师和宝贝们穿上各种可爱、搞怪、萌意十足的睡衣,开始了在幼儿园的别样体验!

护齿小达人——刷牙可以及时清除牙垢,起到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牙齿抗病能力的作用,并且增强牙齿新陈代谢和牙龈上皮的角化程度、提高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所以学会正确刷牙的方法,保护牙齿很重要!

枕头大战——穿着“战衣”,拿着“武器”,两军对垒,现场的欢笑与加油声此起彼伏。原来枕头还可以这么玩呀!

小绵羊来了——宝贝们全神贯注地学习折叠小绵羊头巾:“力气不够我帮忙”;“左右不对称找原因”,小伙伴们在一次次的自我尝试和相互帮助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作品。在戴上头巾的那刻,一张张小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都说幼儿园的老师像妈妈。是啊,今天宝贝们和亲爱的老师们一起开心的度过睡衣派对,让孩子们再次感受到老师们的亲切与可爱,幼儿园像家一样舒适自在。

幼儿性侵如何预防

幼儿性侵怎么预防,防性侵的安全知识有哪些,保健老师为您整理一些,希望能给与所有宝妈宝爸,爷爷奶奶等一些帮助,让我们的宝贝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近年涉及幼儿的性侵事件频发,引起了国内外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些事件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愤怒、谩骂的同时,大家是不是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幼儿性侵怎么预防,保证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童年。

当代社会已经不是那个“我们家孩子还小,不需要性教育”和“羞于跟孩子谈性”的社会了,我们是性教育缺失的一代,但我们的孩子需要“性教育”,这重要的一课有很多家长都羞于对孩子讲解,孰不知就是这样的羞于反而害了孩子。

我们只有教给孩子防性侵的安全知识,才能让孩子知道在面对性侵害时应该如何应对,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四点说一说:

1、教孩子如何识别坏人

如何识别坏人,对孩子来讲很重要,能识别出坏人,不仅仅是可以防止性侵害,还防止了被拐卖的危险,那么怎么教孩子辨别坏人呢?首先我们要告诉孩子,坏人并不等于“长得坏”,有的人长得很好看,看上去很和蔼,可是他说不定也是坏人,如果孩子实在是分辨不出,那么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只要是陌生人,不认识的人,不管他用各种美味的糖果或者礼物去诱惑你,也不可以跟他走。

2、教孩子认识隐私部位,对触摸隐私部位的人要大胆say no!

直接从外表分辨坏人确实挺难对于孩子们来讲是有些困难的,家长们应该教孩子如何识别坏人的“坏行为”,只要有了这种坏行为,那么孩子一定要对坏人大声说:“No”。

在此之前,家长需要先教孩子认识身体,并知道自己的隐私部位。不能羞于不和孩子讲,要大大方方的教给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有判断的感觉到自己是不是在遭受性侵犯。

  • 于男孩来讲,男孩的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是不可以给外人看或者是  摸的。
  • 于女孩来讲,女孩的乳房,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也是不可以给外人看或者触碰的。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谈论你的隐私部位,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他的隐私部位,还有就是陌生人要拥抱、亲吻你,无论是叔叔还是阿姨,只要有这些举动,都是危险的信号,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当有人对他做出这些行为任意之一时,他就可以判定“那个人”是个坏人,要勇敢地对他的行为说“No”!

3、家长与孩子共建“照顾者”、“爱心圈”名单

为孩子讲述了上面的知识后,家长也要和孩子讲明例外的人,也就是照顾孩子的人,这些人是可以做上述的事情的。那么那些人可以呢?

①爸爸妈妈可以!

虽然爸爸妈妈可以,但是,也只能在必须帮孩子洗澡,或者孩子隐私部位受伤的情况下才行。

这种方式特别好,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明确身体的界限。了解到即使是爸爸妈妈,也是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

②“照顾者”名单上的可以!

通常,爷爷奶奶、姥姥爷爷或者其他人也会帮忙照顾孩子,这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张“照顾者”名单,列入名单的人在特定的条件下也是允许的,但是只是特定的时候,也不是所有时间都是可以的。家长还应该注意,如果孩子不太愿意把某人的名字写上,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找出原因。最重要的,家长一定要每隔几个星期跟孩子一起重新更新并确定下名单,看看孩子是不是很强烈的想把谁的名字划掉。

③“爱心圈”名单里的也可以!

除了最亲近的亲人之外,家长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个“爱心圈”名单,这个名单上的人是可以拥抱、亲亲的,是孩子喜爱并信任的人。列好“爱心圈”后,孩子就可以安全踏实地享受亲人、长辈、朋友的关心和爱了。

4、多观察孩子,多和孩子沟通

有些孩子比较内向,在外边受了欺负之后回了家也不会和家长说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家长要时刻观察孩子,看看是否孩子近期不太爱说话,有恐惧恐慌的现象出现,若发现要及时询问孩子并找出原因。还有就是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例如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家长应该多询问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情况,注意,问问题时要有技巧,不能单纯的去问孩子“在幼儿园乖不乖,学习了什么”,而是换一种方式,“宝贝在幼儿园里面学到了什么呢?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告诉妈妈(爸爸)”“今天老师和你们玩了什么游戏呢”,换一种方式,说不定会得到你不知道的一些事情。

★保健老师寄语★

孩子需要有辨别坏人的能力,更需要有对坏人说“不”的勇气。保护儿童任重道远,这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法律的义务,幼儿园的职责,也是每一个爸爸妈妈必须倾尽心力做到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无论他面对什么困难和问题,只要不是主动伤害别人,爸爸妈妈会永远相信他、保护他,孩子也应该要勇敢对坏人说不,不受坏人的威胁,有什么一定要和爸爸妈妈讲,相信爸爸妈妈会永远保护她!

 

泰宁田林幼儿园

2019.11.

预防手足口病,从我做起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常见CoxA16和EV71型)等感染引起的婴幼儿常见急性传染病,以出疹和发热为主要特征。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其三岁以下发病率最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见。

 

二、手足口病怎么传播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是手口足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接触咽喉分泌物、疱疹液、粪便污染等传播。例如,飞沫传播后经呼吸道感染,接触带病毒的毛巾、手绢、玩具等物品后,再经口传播等。

 

三、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疹子。

疹子为椭圆形或梭形米粒大小水疱,水疱液体清亮,周围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凡是有以上相关症状家长要警惕手足口的可能,及时就医。

 

四、手足口病的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十五字”方针—— 常洗手、勤开窗(通风)、喝开水、食熟食、晒衣被。

(1)家长接触儿童前或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垃圾污物。小心手足口病的隐性传染,避免嘴对嘴的亲吻孩子和一进门不洗手不换衣服就拥吻孩子,尤其不能亲吻孩子的小嘴巴 。

(2)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4)可适时适当口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草药或抗病毒药物,如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等。

 

五、手足口病几大提问

(1)手足口病可怕么?

手足口病近几年发病率相对高,但它不是一个新病,是一个老的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其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各大医院都有丰富的救治经验。只要及时发现治疗是很快可以康复的。家长不必担心。

 

(2) 患过手足口病就可以终生免疫么?

不会。 手足口病无免疫性,得过手足口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家长不可以大意。

 

(3)手足口现在有疫苗可以预防吗?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 A 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众多,所以至今尚未研制出疫苗。因此预防就非常有必要 。

 

(4)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浸泡消毒,日常用品、玩具、厕具、食具、桌椅等也均应做消毒处理。

轻症患儿不需住院,可居家治疗,注意呼吸道的传染,戴口罩,注意消毒,不要共用各种生活用品,碗筷注意消毒等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交叉感染,不让患儿接触其他儿童。

 

(5)手足口病是如何进行治疗的?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感染。处理的时候医生会对症处理,发烧退烧,同时吃一些抗病毒的药物。个别患者会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合并症出现,此时就要进行进一步的相对应的治疗,发烧时间比较长的话就要使用抗生素合并治疗。

90%以上的孩子愈后都是比较好的。 家长们不要过度紧张,建议家长在宝宝护理方面做好工作就可以。

 

(6)对于肠道病毒家庭如何消毒呢? 

含氯的消毒液对于该病的病毒预防效果是比较好的,另外紫外线的消毒作用也不错的。注意把孩子的小毛巾,小被子拿出去在阳光好的地方晒一晒。

 

(7)验证手足口病要做病毒检测么?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对于普通病例来说,它有比较明显的症状: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等。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也是自限性疾病的一种,一般一周左右好转,预后良好。一般情况下,经验丰富的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如果有怀疑的话,也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1-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对于轻症患者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泰宁田林幼儿园

2019年10月

5件事提高孩子免疫力

几阵秋雨过后,深秋慢慢来临,早晚让小编着实体会了一把秋风瑟瑟,穿单衣已经有点凉了。而深秋季节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每年这时候也是孩子生病的一个高发期。小编为您整理了提高儿童免疫力的5件事,让爸爸妈妈们通过日常生活呵护孩子健康!

  • 控糖控零食

儿童免疫力较脆弱,易因食品中各类添加剂、防腐剂以及糖分等受到损害。因此,家长应少给孩子吃含防腐剂和添加剂多的零食,控制糖分摄取量。

  • 整顿肠道

人体肠道存在的益生菌能促进消化、消除毒素,帮助提升免疫力。家长平时可以适量给孩子多喝酸奶,补充肠道益生菌

  • 减少焦虑和压力

孩子生活、学习压力大会引起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分泌上升,导致免疫系统反应降低。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孩子留出休息、娱乐时间,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睡眠充足

儿童每天需要10-14小时睡眠时间,而且需要在没有夜灯的黑暗环境中,才能保证褪黑激素分泌,使他们得到充足休息,从而增强免疫力。研究证明电磁频率会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家长尽量不要在儿童房间内摆放电子设备,或者在睡前拔掉插头。

  • 补充维生素D和锌

研究表明,维生素D和锌有助增强免疫力,家长可多给孩子吃些富含维生素D和锌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类、海藻类等,此外,人体90%的维生素D是在阳光下合成,因此,冬天出太阳时,最好带孩子到室外晒太阳,有助合成维生素D。

 

                                                                                                                                                                                                              泰宁田林幼儿园

                                                                                                                                                                                                                     2019年10月

全国幼教同仁走进泰宁田林

9月23日由中国早教论坛组织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0-3岁办园模式及托幼一体化办园策略”研修活动在我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六十位园长和骨干教师观摩了托班半日活动,并听取了严园长关于托幼一体园所开展的经验分享,以及专家王老师关于“0-3岁办园模式和托幼一体化办园策略”的专题讲座。

 

自上海市1997年提出“托幼一体化”以来,很多省市、地区都开始关注和研究如何处理托幼园所之间的关系,打造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在我国掀起很大的热潮。从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托儿所阶段与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整体性,这是托幼一体化的基础,托幼一体化的本质是托幼教育一体化。Springfield充分认识到托幼一体化的实质以及重要性,通过各方力量的相互协调配合,促进托幼一体化的全面实施开展,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梅雨季节,除了霉菌,还要小心它!

湿哒哒、潮叽叽的黄梅天又要来了,大家都知道在这段时间里,霉菌特别容易生长,家中的食物、家具,甚至墙壁都可能被霉菌侵袭。

但你是否注意过, 梅雨季节里,有时会发生轻微短暂的呕吐腹泻情况, 却又想不起吃过什么可疑食品,这很有可能是一种微生物在作怪,它就是蜡样芽胞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的特点:

蜡样芽胞杆菌(学名:Bacillus cereus),又称仙人掌杆菌,是芽胞杆菌属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地方性、生活在土壤中的、革兰氏阳性、β溶血性的杆状细菌,会引起“炒饭综合征(Fried Rice Syndrome)”症状的食物中毒。(注:许多人喜欢以剩饭做为炒饭的材料,若剩饭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杆菌会在其中繁殖并产生毒素,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这种情况引起的食物中毒被称为“炒饭综合征”。)

蜡样芽胞杆菌分布比较广泛,土壤、水、空气、动物肠道及许多食物里都能分离到菌株。

20-30℃的室温,最有利于蜡样芽胞杆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食物在高温加热后,即使蜡样芽胞杆菌被杀死,但它产生的耐热肠毒素不易破坏,仍可保持毒性。因此在梅雨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很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感染途径:

蜡样芽胞杆菌通过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日常生活中,有些家庭习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将米饭、菜肴煮好后盛出,放凉后再食用,有些人甚至还会将这餐未食用完的米饭等食物,在室温下放置到下一餐继续食用,还有一些市民会将从食品店购买的凉拌菜、奶制品、豆制品等食物较长时间放置在室温状态下。

这些高水分、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一旦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梅雨季节,空气中的湿度常常会超过65%),细菌就会大量繁殖。

预防蜡样芽胞杆菌感染:

预防蜡样芽胞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应做到:

✦ 食物应尽快食用完毕,不要长期摆放暴露在空气中;

✦ 剩饭、剩菜应放入冰箱保存,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 凉拌菜、奶制品、豆制品等预包装食品采购后应及时储放于冰箱低温保存, 并尽快食用完毕。

 

 

 

泰宁田林幼儿园

2019.7.1

夏季谨防蚊虫传播疾病

夏季来临,蚊虫蠢蠢欲动,如何有效防蚊,让疾控君为您解说其中小秘密。

蚊虫能叮咬人且可传播疾病

班氏丝虫病——传播媒介: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马来丝虫病——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乙型脑炎——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

登革热——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

黄热病——传播媒介:埃及伊蚊

寨卡病毒病——传播媒介:埃及伊蚊

疟疾——传播媒介:中华按蚊

预防蚊子传播的疾病

一:个人防护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蚊虫叮咬

  • 避免在蚊虫出现频繁的时段出现在树荫、草地等户外环境逗留.
  • 在门窗上装置防蚊网,防止蚊子飞进.
  • 居所应设有空调、在睡床挂设蚊帐、点燃蚊香.
  • 含有效避蚊胺成分的趋避剂可有效预防蚊子叮咬.

二:环境治理

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环境清洁、清除积水,令蚊子无法孳生。

  • 清除废弃的易拉罐、瓶、盆、泡菜缸、烧水壶、盆景、花瓶、接水盘、鸡蛋壳、废弃的轮胎等小容器积水。暂时不用的应口朝下倒置,及时清理垃圾。
  • 无法清除的积水如水沟、雨水井、集水井等可投放灭蚊幼剂。

泰宁田林幼儿园    

2019.6.

注意,手足口病的“春峰”来了

根据上海市传染病监测数据显示,一般每年手足口病会出现两个流行高峰,分别是“春峰”(4-6月)和“秋峰”(8-10月)。现在,我市正是手足口病流行季,该如何躲过这一“波”呢?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既然是肠道病毒,又怎么会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皮疹、疱疹呢?

这是因为肠道病毒经过口腔、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在扁桃体、深层淋巴结、肠道淋巴结等部位增殖,进而侵入皮肤黏膜、循环系统、中枢系统等,于是就会在手、足、口腔等地方出现症状。除了手、足、口腔,有时皮疹、疱疹还会出现在膝盖、肛周,家长需要多留意这些部位。

一、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1、经胃肠道传播,即粪-口途径。

2、经呼吸道传播,即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等。

3、接触传播,即通过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二、为何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孩子?

总体来说,学龄前孩子身体还处于发育过程中,免疫力相对较弱。另外,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公共场所喜欢这里摸摸、那里动动,如果接触到其他病患及被污染的物品(如玩具、书籍等),就容易被感染。

当然,发病年龄不是感染手足口病的绝对因素,但随着免疫系统随年龄的增长逐步完善,青少年或成人中多以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为主。因此随着孩子的成长发育,他们发病的概率就会相应减少。

三、手足口病有何症状?

临床上将手足口病分为轻症病例和重症病例,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属于轻症,只要对症处理,在家护理半个月内就能自愈,也不会有后遗症。

少数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孩子,可能会累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系统,个别重症患儿病程进展迅速,容易出现死亡病例。

但总体来说,手足口病是一种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传染病。

四、如何在家护理手足口病患儿?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以轻症病例为主,不用吃抗生素,只需对症治疗,做好患儿在家护理的工作即可。

1、居家隔离:一般需要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在此期间孩子要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人接触玩耍。保证充足休息,不要让孩子太疲劳,以免免疫力下降。

2、注意观察: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嗜睡、嘴唇发紫等现象,可能短期内会进展为重症,需要马上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3、做好消毒:每天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孩子常接触的物品及家具、玩具、地面等。孩子的衣物和被褥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4、预防手足口,记住五要点: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泰宁田林幼儿园

2019.6.

幼儿预防龋齿的重要性

  • 龋齿产生的原因:

1、细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
2、牙齿条件:有较深窝沟和排列不齐的牙齿,适宜细菌繁殖。
3、食物残渣:容易吸附在牙齿表面和缝隙的黏性食物。
4、时间:如果饭后睡前不刷牙,闭合的口腔内环境最易形成龋齿。儿童多食用黏稠性强、含

糖量高、易发酵产酸的软质食物,如牛奶、糖果、饼干、蛋糕等,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

产酸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乳牙的钙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差,牙体组织极易受酸的作用而脱钙,产生龋洞。乳牙的牙面存在着点隙裂沟等薄弱结构,相邻的牙齿间又常存有间隙,有利于食物滞留。加上儿童年龄小,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使唾液分泌减少,冲洗牙面作用差,给细菌繁殖、形成龋齿创造了条件。另外,儿童年龄小,自己刷牙还不能完全去除滞留在牙面上的食物软垢,在细菌的作用下牙齿也就很容易脱钙、龋蚀,这些都形成了儿童易患龋齿的因素。

二、龋齿对幼儿的危害:

1、影响生长发育:由于龋齿疼痛,以及乳牙龋坏早失,导致咀嚼功能降低,胃肠消化吸收减弱,造成机体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2、引起感染性疾病:儿童龋齿引起根尖周围感染时,往往成为感染病灶,造成全身性感染,与此有关的疾病有视力降低、关节炎、肾炎、心肌炎、长期低热等病

3、引起身体不适:患龋齿儿童的口腔温度较正常儿童高,血中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沉增块,红细胞减少,血色素低下,血清总蛋白改变。当龋齿治疗后则恢复至正常,但血清总蛋白蛋短期内改变不大,因此,当孩子不明原因的低热、贫血、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增快时,不妨首先进行口腔检查。

4、造成心理障碍:婴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时期,完整的乳牙有助于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乳牙龋坏和早失会使孩子发音不清。乳前牙区严重的龋蚀,使有些孩子羞于开口,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很不利,所以对牙齿及时进行龋齿的预防,通过防龋涂氟是十分必要的。

三、什么是泡沫防龋?

防龋涂氟,是将含氟试剂均匀涂在牙齿上,从而形成一层保护膜,发挥防止龋齿的功效。其作用主要是靠氟离子渗透进入牙釉质,延长氟和牙齿的接触时间,并可促进牙釉质再矿化,使牙齿变得更坚固。涂氟防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儿童群体防龋方法,该方法没有任何副作用,已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儿童在无任何痛苦的情况下完成对牙齿的全面防护。
四、防龋涂氟的作用:防龋涂氟是预防龋齿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它的作用在于:

  • 抑制有害细菌:氟可以直接抑制口腔中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代谢,抑制细菌向牙面粘附,抑制细菌代谢过程中多种酶的活动,使细菌生长、代谢紊乱或停止。
  • 增强牙齿抵抗力:氟与牙齿釉面结构中的羟基磷灰石结合,降低釉质表面的溶解度,增强对酸的抵抗力。

所以,防龋涂氟就如同给牙齿穿上一层保护衣,可以有效保护牙齿,预防龋坏。

 

泰宁田林幼儿园

2019.5.

5月防病提示

申城的5月进入初夏,气温明显升高,加上“五一”小长假,外出活动较多,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家长及幼儿应重点防控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以及猩红热、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

一、肠道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贝壳类水产品烧熟煮透;多吃新鲜、易消化的食品;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注意饮水卫生,多喝开水,不喝生水,定期清洗饮水机。

◆注意休息,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托幼机构的小朋友。多数宝宝突然起病,一般症状较轻。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随后在手、脚和口腔周围会出现水疱,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并发症。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

预防措施:

◆孩子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

◆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定期在阳光下曝晒。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症状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二、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多喝水,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多吃蔬菜水果;充足休息,适量运动。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去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的机会。

◆加强个人卫生。培养小朋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纸巾或衣袖内侧捂住口鼻。

◆遇到发热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到医院就诊时戴好口罩,回家后洗手消毒。

(一)猩红热

猩红热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起病急,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和皮肤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

3-9岁儿童易发,疫情多发生在学校或托幼机构。5月本市将进入猩红热发病高峰。

预防措施:

◆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晨检、午检和室内通风换气等工作,发现可疑患儿应请其停课、就医并治疗,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可疑的猩红热疫情。

◆在猩红热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断和治疗。

(二)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冬春季高发,容易在集体机构出现暴发。水痘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和皮疹,在多数情况下症状较轻,但得了水痘后会感到瘙痒不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

水痘患者自出疹前1-2天到疱疹干燥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病毒可通过患者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中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水痘患者的水疱传播。

儿童感染水痘痊愈后,部分人体内的病毒潜伏在神经系统内。成年后,病毒可能再次发作,引起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可传染对其无免疫力的接触者,使之感染水痘。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水痘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多数人接种水痘疫苗后不会感染水痘。研究表明接种1剂水痘疫苗后85%-89%的人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接种2剂水痘疫苗后这个比例超过99%。接种过疫苗的人即使感染水痘,其症状也较为轻微。

◆家长可以带1岁以上的宝宝至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水痘疫苗。我们推荐在12-18月龄接种第1剂,4周岁接种第2剂。2014年8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居住在上海的宝宝可免费接种。

得病后:

  • 由于水痘患者的水疱液和粘膜分泌物具有传染性,患病后应立即居家隔离至所有疱疹干燥结痂为止,并同时报告学校。
  • 保持居室通风,剪短患儿的指甲并保持双手清洁,以免抓破疱疹,引起皮肤感染。患儿的衣物、被子、用具等应用紫外线照射、曝晒、煮沸等方法进行消毒。

 

泰宁田林幼儿园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