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除了霉菌,还要小心它!
湿哒哒、潮叽叽的黄梅天又要来了,大家都知道在这段时间里,霉菌特别容易生长,家中的食物、家具,甚至墙壁都可能被霉菌侵袭。
但你是否注意过, 梅雨季节里,有时会发生轻微短暂的呕吐腹泻情况, 却又想不起吃过什么可疑食品,这很有可能是一种微生物在作怪,它就是蜡样芽胞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的特点:
蜡样芽胞杆菌(学名:Bacillus cereus),又称仙人掌杆菌,是芽胞杆菌属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地方性、生活在土壤中的、革兰氏阳性、β溶血性的杆状细菌,会引起“炒饭综合征(Fried Rice Syndrome)”症状的食物中毒。(注:许多人喜欢以剩饭做为炒饭的材料,若剩饭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杆菌会在其中繁殖并产生毒素,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这种情况引起的食物中毒被称为“炒饭综合征”。)
蜡样芽胞杆菌分布比较广泛,土壤、水、空气、动物肠道及许多食物里都能分离到菌株。
20-30℃的室温,最有利于蜡样芽胞杆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食物在高温加热后,即使蜡样芽胞杆菌被杀死,但它产生的耐热肠毒素不易破坏,仍可保持毒性。因此在梅雨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很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感染途径:
蜡样芽胞杆菌通过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日常生活中,有些家庭习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将米饭、菜肴煮好后盛出,放凉后再食用,有些人甚至还会将这餐未食用完的米饭等食物,在室温下放置到下一餐继续食用,还有一些市民会将从食品店购买的凉拌菜、奶制品、豆制品等食物较长时间放置在室温状态下。
这些高水分、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一旦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梅雨季节,空气中的湿度常常会超过65%),细菌就会大量繁殖。
预防蜡样芽胞杆菌感染:
预防蜡样芽胞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应做到:
✦ 食物应尽快食用完毕,不要长期摆放暴露在空气中;
✦ 剩饭、剩菜应放入冰箱保存,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 凉拌菜、奶制品、豆制品等预包装食品采购后应及时储放于冰箱低温保存, 并尽快食用完毕。
泰宁田林幼儿园
20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