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从我做起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常见CoxA16和EV71型)等感染引起的婴幼儿常见急性传染病,以出疹和发热为主要特征。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其三岁以下发病率最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见。

 

二、手足口病怎么传播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是手口足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接触咽喉分泌物、疱疹液、粪便污染等传播。例如,飞沫传播后经呼吸道感染,接触带病毒的毛巾、手绢、玩具等物品后,再经口传播等。

 

三、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疹子。

疹子为椭圆形或梭形米粒大小水疱,水疱液体清亮,周围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凡是有以上相关症状家长要警惕手足口的可能,及时就医。

 

四、手足口病的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十五字”方针—— 常洗手、勤开窗(通风)、喝开水、食熟食、晒衣被。

(1)家长接触儿童前或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垃圾污物。小心手足口病的隐性传染,避免嘴对嘴的亲吻孩子和一进门不洗手不换衣服就拥吻孩子,尤其不能亲吻孩子的小嘴巴 。

(2)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4)可适时适当口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草药或抗病毒药物,如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等。

 

五、手足口病几大提问

(1)手足口病可怕么?

手足口病近几年发病率相对高,但它不是一个新病,是一个老的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其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各大医院都有丰富的救治经验。只要及时发现治疗是很快可以康复的。家长不必担心。

 

(2) 患过手足口病就可以终生免疫么?

不会。 手足口病无免疫性,得过手足口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家长不可以大意。

 

(3)手足口现在有疫苗可以预防吗?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 A 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众多,所以至今尚未研制出疫苗。因此预防就非常有必要 。

 

(4)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浸泡消毒,日常用品、玩具、厕具、食具、桌椅等也均应做消毒处理。

轻症患儿不需住院,可居家治疗,注意呼吸道的传染,戴口罩,注意消毒,不要共用各种生活用品,碗筷注意消毒等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交叉感染,不让患儿接触其他儿童。

 

(5)手足口病是如何进行治疗的?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感染。处理的时候医生会对症处理,发烧退烧,同时吃一些抗病毒的药物。个别患者会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合并症出现,此时就要进行进一步的相对应的治疗,发烧时间比较长的话就要使用抗生素合并治疗。

90%以上的孩子愈后都是比较好的。 家长们不要过度紧张,建议家长在宝宝护理方面做好工作就可以。

 

(6)对于肠道病毒家庭如何消毒呢? 

含氯的消毒液对于该病的病毒预防效果是比较好的,另外紫外线的消毒作用也不错的。注意把孩子的小毛巾,小被子拿出去在阳光好的地方晒一晒。

 

(7)验证手足口病要做病毒检测么?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对于普通病例来说,它有比较明显的症状: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等。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也是自限性疾病的一种,一般一周左右好转,预后良好。一般情况下,经验丰富的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如果有怀疑的话,也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1-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对于轻症患者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泰宁田林幼儿园

2019年10月